close

段考下午參加社會領域的策略聯盟研習
本來是想參加校內就好,因為看到講題是外籍勞工,
跟上次的外籍配偶類似,以為也會類似的無聊。
後來還是有去參加,聽完之後,卻覺得還蠻有收穫的。

講題叫作:《從視覺文化再現看台灣的跨國移工流動》
講者為台大地理系教授黃宗儀,原本研究英美比較文學
後來跨領域研究跨國人口流動。

----------研習筆記---------(擷取來自研習所發講者之PPT書面資料)

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全球城市(global city) 的興起
促使資本跨界流動,再帶動貨物、人口(people flow)、科技.....的移動
全球城市是全球化的具體場域,也是運籌帷幄中心。
現在一級的全球城市包含倫敦、紐約、東京等,二級城市包含香港、上海、法蘭克福...
全球城市的特徵一定會有摩天大樓天際線、錯綜複雜的大眾運輸系統、消費購物天堂...

全球城市聚集著許多流動的人口,
類型有很多:移民、婚姻、旅遊、求學、高科技人才、白領菁英、移工等
因為來到全球城市,會擁有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全球化二元都市景觀
都會華麗區(urban glamor) vs.都會禁地(urban war zone)
跨國白領菁英                       vs.新移民與移工
(空中飛人、彈性公民、不受國際限制)
家務勞工的出現來自於白領菁英家庭的需求。

台灣開放外勞的政策與現況----〈台灣移工圖像,鞏尤倩〉
1.專業白領外國人的聘雇採取個別許可制,藍領移工採『客工』(guest-worker)模式,
   雇主有配額管制,移工契約期間最長只有六年居留,也只能為一個特定雇主工作。
2.移工需有母國當地的『良民證』,且須通過例行健康檢查。→人權的剝奪?  
3.專業人士和移工相較,有較多的人權,較少的義務?
   例:美語外籍教師(白人,或許非母語人士,且不一定受過教育專業訓練)
         受限制較少,取得工作許可證簡單。

視覺再現與外勞的身影---影片觀賞與討論
(一)廣告  
      *3M魔布機場篇:一把抵兩把,何須瑪麗亞? 
      *三菱趴趴走:是誰在吸地?
      *威寶旺卡:打老家也very cheap 喔!
      *富邦信用卡:碼碼都有獎! 
      ●廣告塑造外傭形象→ 俗、黑、口音、家務勞動、女性、懶惰(用高科技家電取代外傭的勞動)
      ●引申意涵:→ 訴諸恐懼,不知魔布好用,是否比外傭差?(有貶低意味);以本地人演外傭,
                           口音的滑稽感訴求喜劇效果。
(二
)紀錄片與紀實劇情片
     *八東病房(黃惠偵)→老人安養照護
     *印尼女傭尤尼希的故事(李淑君) →家務勞動,沒有出路的婚姻、孩子的冷漠疏離
     *我倆沒有明天(林靖傑)
     *娘惹的滋味(溫知儀)   
     ●延伸思考:體力勞動與情感勞動、工作的風險、跨境工作付出的代價
           (仲介費、婚姻、情慾、孩子教養等問題)

社會正義和承認政治
台灣社會如何看待今日為數眾多的外籍移工(瑪麗亞)?
情感教育的功能:看見她者,創造認同感,人道關懷
世界主義的凝視:用悅納異己的態度看待非我族類



----------研習心得---------

透過廣告和紀錄片等視覺影像的呈現,看到台灣社會很典型的外傭印象。
也發現自己雖有悅納異己的世界主義凝視,卻缺乏對他們付出更多深切的關懷。
台灣應制訂更完善的法規保障移工的工作條件和環境,
自己和台灣人也該用更客觀和多元的角度去尊重這些為自己付出也為台灣付出的〝人〞。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etHerbst 的頭像
meetHerbst

meetHerbst

meetHerb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